携手走过青涩——
一个民主和谐的班集体
班主任:赵雅丽
时光似白驹过隙,初二一班的同学们已经在一起相处了两年。在和谐温馨的气氛中,大家手拉着手,走过初一的懵懂和胆怯,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不断前进。
刚刚升入初一的时候,同学们没有完全适应新环境。学习上保留着一些小学的习惯,应用拓展的能力较差,面对七门功课有些不知所措。加之大家的心比较浮躁,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,免不了追跑打斗。所以,本班的成绩并不算很令人满意。
针对这种状况,从初一下学期起,我们班展开了小组合作活动。我针对本班实际情况设置小组评比栏的内容,例如:同学们上课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,我就设置了回答问题一栏根据次数加分,有的同学丢三落四忘带作业,相应的设置了作业一栏,进行加减分,还有的同学上课爱说话,相应的也设置了纪律一栏等等,这些都成为竞争的项目。小组的平均分每周上墙一次,并且选出分数最高的三位周明星做榜样。为了更顺利的开展小组合作活动,开学初,由每组组长和组员代表宣读新学期计划书,请全班同学监督。为了促进同学之间互相帮助,我让他们自由选择同桌的你。为了让同学们更加重视小组合作活动,我在班上宣布,周明星的次数可作为以后选举文明学生和三好学生票数的积累。为了激励同学们,在期末时评选最佳个人、最佳组长和最佳小组,并召开隆重的颁奖典礼。这些措施培养了同学们的良性竞争意识,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。
在大家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,老师和同学之间不免会发生一些小误会,同学和同学之间也会产生小摩擦。针对这种情况,我经常在班里不定期的召开班会,有时是“学雷锋”“感恩”等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,来净化自己的心灵。有时是学习方法的经验交流。有时是在教师节等节日时,放松心情。更有意思的是,大家常常根据班里存在的问题,编成小品。例如:组长与组员之间发生矛盾的情景再现,让每个组看完后先组内讨论交流,再组间发言,评判,谈感想。再如,同学不满老师的批评的情景再现,也让每个人都参与评判交流,使大家在快乐的气氛中受到教育。有的同学悄悄红了脸。此后,班上这种现象再没出现过。
再说说我们的“管理阶级”——班委会。同学们对职务有很大的选择空间。初一开学初,同学们对自己心仪的职位进行演讲竞选。大家对公平竞争取得的职位,都比较珍惜,工作认真负责。而且,我们的班委会不是单兵作战,而是集体攻关。这是我们班的又一亮点:实行班长值日制。我们班有六位班长,每天一人全面负责班级管理。这样既锻炼了组长们的独立性和责任心,又能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能力。班长和组长们经常利用周二放学后的时间开会,讨论班里存在的问题,并积极提出解决方案。但是由于初一的我们对班里的情况不太熟悉,管理起来十分不便,可是我们并没有气馁,而是更加斗志昂扬,现在的我们,已经把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了。
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,我们班的学习气氛愈发浓厚,班风也越来越淳朴,成绩也节节攀升。年级前五十名中我班学生所占的人数越来越多,比起入学初有了很大的进步。参与了很多科目老师的公开课,同学们的学习状态得到了外校老师的夸奖。课上,他们有什么疑问都会大胆提出,决不会放过任何一点困惑。他们爱学习,但绝不是“两耳不闻窗外事”,而是“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”。去年春天,三位同学走出国门,赴韩国西野中学学访,促进了中韩两国同学的友谊与交流。课间的追跑打斗也变成了同学间的互相讲题,为了不给组内减分,课上不再有纪律问题,老师们都爱上我们班的课,因为可以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的感觉。3000米长跑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比较困难的,但在我班有八名同学自愿参与,比起开学初运动会的无人报名,让我感动不已。每次班会,大家都积极出谋划策,集思广益,自愿承担一些工作。利用一部分自习课来排练,但大家都没有怨言。校园艺术节上,我班有多部书法、绘画、作文作品参赛,并获得了不错的名次。还有“党在我心中”、读书节和各种征文比赛中,我班同学都积极参与。现代化达标期间,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图书,建立图书角;还制作了手工作品用于展览。为灾区、贫困生捐款的活动中,很多家境并不富裕的同学也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钱,尽力奉献自己的爱心。也许,这不算是什么大事,但却包含了大家的真心。 “我相信我就是我,我相信明天……”这首《我相信》是我们初二一班的班歌,唱出了我们的心声:我们自信乐观、充满活力,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! “心有多大,舞台就有多大”这就是我们的梦,前进的征途上总会看到我们的身影,这就是:初二一班。

|